演習的設計面與應變面


災害演習在設計規劃、演習進行、檢討改進等階段,都有許多工作要進行,這些工作五花八門,但只要能把握一個原則,就能讓工作更有效率,這個原則就是區分清楚演習中的『設計面』和『應變面』。

所謂的『設計面』,是指演習設計與規劃上的各種大小事,例如演習情境的設計、假病人呈現的真實程度…等等,與此相關的人,是演習準備方;而所謂的『應變面』,則是指因應演習設計中的各項情境與狀況,所呈現出的應變狀況,以及相關的人事物。用考試來比喻演習,題目出的好不好、要考哪些範圍、能否測出學生的程度、要考選擇題還是問答題、要人工閱卷還是電腦閱卷…等等,這些是『設計面』的問題;考生作答的內容、寫在考卷上的字跡、有沒有寫名字…等等,則是『應變面』的問題。 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不論是在演習前的規劃設計階段、演習中的進行和評估階段、或是演習後的檢討改進階段都很重要,這三個階段中遇到問題時,都要先去區分是『設計面』或是『應變面』的問題,才能有更完善的對應方案。 以演習前的規畫階段來說,設計面負責的是如何呈現一個演習,其中的內容包括了演習的目標、情境、事件、模擬與呈現…等,而應變面則是參演者的預期行動,包括要考慮這些設計會不會對參演者太難或太簡單、參演者如何呈現這些應變、是寫在表單上、還是需要動手做、以及如何記錄和評估參演者應變的結果。以醫院的大量傷患演習為例,演習前規劃了多少傷患湧入急診、這些傷患的傷勢如何、什麼時候發生災害,這些是設計面的問題,而醫院要用什麼指揮體系、動員哪些人來應變大量傷患,則是應變面的問題,通常也是演習評估的重點所在。 到了演習的進行與評估階段,設計面的問題就在演習的控制與引導,以及各種訊息的發放,而應變面則是參演者的討論或操作。以醫院的火災演習為例,模擬的煙霧能否呈現出阻礙視線與逃生的效果,是設計面的問題;參演者要先疏散哪間病室的哪個病患、要用推床還是輪椅,是應變面的問題。在演習進行的過程中,設計面出了問題,要盡量趕快補救、修改,例如煙霧製造機故障,煙霧產生量太少,要盡快介入維修,甚至要使用替代方案;而應變面的問題,除非有安全上的疑慮,則盡量不要干涉參演者的操作。在討論為主的演習中,輔助者也是『輔助』和『引導』參演者聚焦在討論的主題上,而不是直接告訴參演者自己的建議,因為演習就是留給參演者練習和測試他們的環境與機會。 在檢討與改進階段,也要分清楚是哪一方面的問題。設計面的問題會回歸到演習設計規劃單位,作為下次演習規劃時的改進措施,例如火災演習中使用半身安妮來模擬傷患,結果參演者非常輕鬆就用一人抱兩個安妮的方式將所有病患很快的從四樓疏散到一樓,這個就是設計面需要改進而非應變面的問題,下次演習時就可能要考慮使用等重安妮或真人演出病患。相對的,當參演者確認火災後卻沒有關上病室的房門,導致煙霧彌漫到整個病房和走廊,這個則是應變面的問題,要檢討是因為參演者教育訓練不足、還是硬體設備有問題,改善方式則可能是要加強員工火災應變的教育訓練、添購新的設備、或是修改應變計畫…等。 至於該如何區分這兩個方面呢?端看演習規劃中要測試的部分,舉例來說,同樣都是『傷患的檢傷分類』,放在一個測試急診大量傷患應變的演習中,預計去測試參演者檢傷分類的量能,就是『應變面』的工作,而放在測試指揮與資源調度的功能性演習中,預計測試的是如何利用檢傷分類的結果做出決策,就成了『設計面』的工作。 設計面的改善,能讓演習越辦越好,而應變面的改善,能讓災害的應變越來越完備,兩者相輔相成,都是演習上重要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Program (HSEEP) 2.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 Hazards Approach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請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