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延伸醫療場所 - 疫災



替代/延伸醫療場所

Alternate care site / expanded treatment area 因為疫災的進展 許多醫院將發燒篩檢、急診檢傷、病毒採檢、病患隔離等工作 向外延伸到醫院的外面 除了帳篷外 有些醫院也使用組合屋、貨櫃屋、鐵皮屋等等 作為某些功能的替代或延伸 然而 對於這些緊急應變時的替代/延伸醫療場所 要考慮的是啟動這些場所的目的 是為了要方便採檢? 還是疑似病患要隔離? 不同的目的,在設置與規劃上的考量都不同 舉例來說 門診區域設置帳篷 目的是將疑似疫病的患者與其他病人隔開時 在設置上可能就只需要能擋風遮雨的帳篷 而急診要設置隔離病室放置疑似疫病的患者 可能就需要有燈光、空調和負壓的鐵皮屋 其他在規劃與設置時有另外幾點需要注意的: 1.建築硬體: 設置地點距離醫院的距離是否過遠或過近? 門的寬度能否讓推床進出? 地板是否能夠推床? 是否有遮風避雨、通風換氣的效果? 是否有廁所&洗手設備? 是否具備消防安全相關規劃與設備(例如逃生通道、逃生指標)? 2.相關設備: 氧氣 抽吸 電力 給排水 照明 監控 通訊 電腦 3.空間配置: 臨床空間(例如採檢、治療、抽血) 後勤空間(例如醫材、藥材、設備放置的空間) 家屬等待空間 4.運作管理: 需要哪些人力? 這些人力從何而來? 如何排班/輪班? 這些人員是否接受過相關的訓練? 環境如何清消/誰來清消? 廢棄物如何處理? 保安/保全的規劃 5.病患治療: 病人如何在這個區域接受治療,例如給藥? 如果需要急救,在這個區域該如何進行? 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如何進行? 確立了目的和方向後 再從這些面向來檢視 能讓規劃更加全面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