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災害應變六大關鍵區塊 - 整備員工以因應災害 (Preparing Staff to Respond)

醫院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提供病患照護。當災害發生時,病患照護上可能會發生這些改變:

  1. 要照護的病患數量或急性度增加,例如大量傷患時,短時間湧入大量病人到急診;或是傳染病大流行時,要處理重症病患
  2. 平常所用的工作流程與環境改變,例如火災後病患疏散到醫院大廳,要在大廳提供持續照護;或是由面對面看診改為視訊看診
  3. 醫院內外的工作夥伴改變:例如醫院在大門設置管制站,來自不同的單位、彼此不認識的工作人員需要共同運作
即使發生了這些改變,仍需要有人來提供病患照護。針對這些可能會發生改變的,就必須透過教育訓練,讓員工準備好、知道該怎麼做。此外,當災害發生時再來訓練員工為時已晚,因此,這些訓練與整備必須在災害發生前就先完成。
在台灣的醫院員工整備中,有四個工作應該要再加強的:
  1. 員工的訓練:特別是員工對於自己在災害應變中角色的認識,以及在應變時負責的工作
  2. 給員工的參考資料:醫院的緊急應變計畫內容需要加強,特別是針對災害下對於病患照護的部分,另外,醫院還應準備給員工在緊急應變時快速參考的文件
  3. 對員工的支援:對於員工的支援包含生理與心理兩個面向,例如食物、飲水、休息、心理支持,以及對員工的家庭支援,例如家中的長者、小孩照護。對員工的支援不足,可能導致員工無法全心投入應變中
  4. 組織架構規劃:很多醫院都設有災時的應變架構,例如HICS,但在演習或是真實應變時卻不使用這個架構,或是使用這個架構卻不按照其中規劃的職責與指揮規範來運作
要讓員工做好災害應變的整備,醫院需要讓員工了解自己在應變時的角色,並且對員工有足夠的支援,以及對人力有妥善的管理與指揮。從今年的COVID-19疫情對台灣的醫院造成的影響,也可以看到員工災害應變整備的重要性。我們在這個月的文章中,也會再進一步探討這個主題的相關細節。
參考資料:
Tangredi, E., J.C.R. Staff, and J.C.R. In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hazards Approach. 2016: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