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員工具備災害應變的能力,除了教育訓練之外,還需要準備災害應變所需的參考資料,並提供員工足夠的後勤支援。在參考資料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緊急應變計畫,透過這本計畫,能讓災害應變有個參考的準則,在台灣的各個醫院中也都有準備,然而,有些醫院的緊急應變計畫中,卻充斥著應變工作執行者規劃不清、應變組織架構混亂、缺少對災害應變中病患照護的部分…等問題。這樣的狀況下,可能會讓員工的應變失去參考,導致應變上的混亂。
一個好的緊急應變計畫,需要有明確的架構,方便員工在緊急狀況下查找。但是有時災害發生的很突然,讓員工沒有時間仔細閱讀緊急應變計畫,再加上災害並不是常常發生,即使是有接受過訓練的員工,也可能在災害時無法完全記住應變的工作,因此,需要有個可以快速提醒員工如何應變的文件,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任務卡。任務卡上需要註明每個應變職位的重要工作項目、通報的對象、以及參考用的資料。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員工被啟動到災害應變時,能夠快速的上手,掌握需要進行的重點工作。如果醫院的災害應變中會有志工參與,因為志工未必熟悉醫院的緊急應變方式,可能也沒有參與過相關的災害演習,醫院也需要準備相關資料,提供給志工參考,以便讓志工快速進入狀況。不論是緊急應變計畫或快速提示用文件,都可以使用電子版,但也需要備有紙本,以因應災害時可能無網路或電力可使用的狀況。
另一個員工投入災害應變的整備工作,是醫院提供員工完善的後勤支援。災害可能也會發生在員工身上,例如地震造成員工房屋受損、或是員工恐懼被傳染疾病,因此,如果醫院需要員工來應變醫院的災害,就需要提供員工足夠的後勤支援。這些支援有些是針對員工個人的生理方面,像是提供足夠的員工休息、食物、飲料、衛生,甚至是到達醫院的交通方式;有些是員工的心理方面,例如提供員工相關的心理與健康教育訓練,並向員工說明醫院在這方面已做的規劃,或是在災害發生後針對員工所遭受的心理壓力提供心理支持與撫慰。除了員工個人之外,對於員工家庭中需要有人照顧的年長者或小孩,甚至是寵物,醫院都應該要規劃提供協助。事先將這些規劃好,可以讓員工無後顧之憂,減少員工在災害時無法在應變的風險。
我們可以利用過去對於真實災害的應變,例如這兩、三年中對於COVID-19的應變,來重新檢視我們醫院的緊急應變計畫是否堪用、以及醫院是否對員工提供了足夠的教育訓練與後勤支援,藉此來完善與強化醫院內對於員工的整備。
參考資料:
Tangredi, E., J.C.R. Staff, and J.C.R. In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hazards Approach. 2016: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Bartley, B. H., Stella, J. B., & Walsh, L. D. (2006). What a disaster?! Assessing utility of simulated disaster exercise and educational process for improving hospital preparedness.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21(4), 249–255. https://doi.org/10.1017/s1049023x00003782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