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緊急事件應變時的員工追蹤(Staff Tracking In Emergencies)

 


醫院應該是一個安全的環境,但災害的發生能使其變得不再安全。災害不僅會威脅病患的安全,對醫院員工也構成潛在危險。例如醫院火災的案例中,就有員工在應變初期失聯,最終不幸身亡。
當醫院發生如火災等環境危害時,病患可能需要被疏散,因此需要進行追蹤(patient tracking)。然而,受災單位員工的移動及支援應變的員工也需要同樣的關注,尤其是當員工必須進入可能存在危險的區域(如失火病房)時。此時,員工的點名和追蹤成為關鍵,確認在環境危害時是否有工作人員被困,進一步保障員工安全。
要進行有效的員工追蹤,首先需要掌握哪些員工參與災害應變,因此需要設置員工『check-in』和『check-out』機制。這類的機制在相對較不危險、較有準備時間的緊急事件中,例如大量傷患事件,主要用於掌握現場人力和分配資源。
相對的,像是火災需要緊急人力支援且現場有危險的狀況下,『check-in』和『check-out』的目的則是確認是否有工作人員被困在災區內。這類情況執行難度較高,因為這樣的現場通常更為混亂,原單位人力再加上支援人力,難以快速知道參與應變的員工有哪些。
許多醫院的應變計畫中未涵蓋員工點名或追蹤的規劃,演習中也很少呈現這方面內容。例如醫院的火災演習中,因為參與人員往往在演習開始前已集結完畢、穿好標示背心,早在演習前就知道有哪些人應變,因此不需要點名確認是否有人失蹤,也就容易忽略了這個部分。
需要追蹤的對象,取決於可能涉入危險的區域的員工。如果火災發生於某單位,至少應追蹤該單位的員工及支援人員;若整棟樓受濃煙影響,則需追蹤該樓內所有員工及進入該樓的所有人員。
員工追蹤的方法,可參考消防體系中的『Passport Accountability System』,或運用科技如藍牙、即時定位系統(real-time locating system,RTLS)、RFID技術等。此外,若醫院的識別證具備感應功能,員工可透過感應識別證完成報到並提供指揮中心重要資訊,也可節省時間,但需設置專門設備,如果是火災等的緊急事件,第一時間設置設備難度較高。有的醫院在員工進入可能危險區時收集員工識別證、並在安全處點名確認後歸還識別證的方法,來確認員工安全撤離,也是一種可以參考的方式。
強化醫院災害應變時的員工追蹤機制,不僅能提升醫院整體的安全性,更能確保在危急時刻及時提供支援並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




參考資料:
1. Jan Glarum, Healthcare Emergency Incident Management Operations Guide. 2017, Butterworth-Heinemann
2. Zigman D, Krajina S, Krznarić M.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locating in health care. Arh Hig Rada Toksikol. 2009;60(4):503-508. doi:10.2478/10004-1254-60-2009-1978
3. Fry EA, Lenert LA. MASCAL: RFID tracking of patients, staff and equipment to enhance hospital response to mass casualty events. AMIA Annu Symp Proc. 2005;2005:261-265.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