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演習與BCP:打造真正可用的持續運作計畫

 


前言

在災害管理與醫療應變的現場中,我們常見兩種問題。一是醫療機構完全沒有建立「業務持續營運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BCP)」,對於關鍵業務在災害期間如何維持運作缺乏考量。當意外發生時,關鍵服務可能因此中斷,進而造成病患傷亡與重大資產損失。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機構內已有BCP,但計畫往往是由管理階層制定,然後發送至各部門「參考執行」。這種做法在實務上容易脫節,導致計畫難以落地,甚至在真正需要啟動時無法發揮作用。

面對上述兩種情形,可以透過演習來改善。演習既能啟動BCP的撰寫與規劃,也能驗證並修正既有計畫,使其真正可用、可執行。


如何運用演習改善BCP

對於尚未建立BCP的機構,直接著手撰寫往往顯得抽象,甚至無從下筆。此時,可透過演習作為起點,進行需求評估與脆弱性辨識,協助釐清哪些服務為「關鍵業務」,在什麼情境下可能中斷,又需要哪些替代或修復策略。對於已有BCP的機構,演習則能作為驗證工具,幫助參與者找出計畫中的漏洞與落差,並進一步修正與優化,讓文件成為實際可依循的行動指南。

無論機構所處階段為何,演習都能帶來價值。不論是討論型或操作型演習中的各種不同形式,都能提供不同深度的洞察,機構應多元嘗試、交互運用。


為什麼演習有助於BCP的建立?

一場設計良好的演習,不僅能啟發部門主管與實務人員對風險的具體認知,也能深化跨部門溝通與合作。演習中,參與者將面對假設性但真實感十足的情境,例如停電、資訊系統中斷或水源短缺,思考這些基礎設施中斷會對自己部門造成什麼影響?是否會導致關鍵服務中斷?如若中斷,應如何通報?誰該被聯絡?部門內有哪些流程可以替代?上述討論不僅能促進危機意識,更能具體化後續BCP的內容。


將演習轉化為可用的BCP

演習並不是一場結束後就擱置的活動。反之,它的每一次討論、每一項決策、每一個假設,都能被轉化為BCP中的核心元素。透過情境設定,讓使用者具象化業務中斷的實際樣貌;透過討論與協商,釐清部門責任與相依性(interdependence);透過實際操作,找出替代流程的可行性。這些成果若能妥善記錄與整理,便能有效補足原有BCP的盲點,或為尚未建立計畫的部門提供撰寫基礎。

一場完整的BCP演習設計應包括這些項目與問題:

  1. 事件辨識:誰會第一時間察覺業務中斷?
  2. 通報與啟動:發現者該通知誰?接收者啟動哪些程序?
  3. 應變與替代方案:如何維持關鍵業務運作?需啟用哪些替代方案?如何排除中斷原因?
  4. 應變時間評估:關鍵業務可容忍中斷多久?替代方案能撐多久?修復需多長時間?
  5. 復原流程:恢復後如何逐步回到常態作業?

這些問題的答案,便是BCP中最需要被明確定義的實務內容。



演習到BCP的落實流程

將演習成果有效應用於BCP撰寫與修訂,大致可分為五個步驟:

  1. 設定演習情境與事件
    針對擬定中的BCP主題,定義中斷的業務,由該業務中斷時可能造成的衝擊來設定演習中的事件。
  2. 辨識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包括受影響部門、支援單位、其他被波及單位,皆應納入參與演習。
  3. 實施演習
    透過討論或模擬操作,釐清應變方式與持續作業流程。
  4. 收集資料與整理為AARAfter Action Review
    整理演習成果,聚焦於「關鍵業務持續」與「中斷後修復能力」。
  5. 撰寫或修正BCP
    根據演習所獲資料,落實於BCP文件中,重點包括:
    • 文件化決策依據與假設前提
    • 納入通訊流程、應急作業與復原步驟
    • 明確指派責任與後續行動
    • 訂定最大可容忍中斷時間(Maximum Tolerable Downtime, MTD)並調整策略

結語

在演習與BCP的整合過程中,有三個觀念值得強調:

  1. A plan that hasn’t been tested is just theory.
    未經驗證的計畫,只是理論。
  2. 真正實用的BCP,應由使用單位參與討論並反覆驗證。
  3. 演習不只是測試,更是計畫設計與修訂的核心工具。

當我們將演習視為設計工具,而非僅僅是檢核流程的一環,BCP就不再只是一份管理文件,而是能夠引導部門行動、實際應用於災害現場的應變計畫。透過演習,醫療機構可以更有系統地認識自身脆弱點,整合資源,提升災害韌性,最終確保在服務中斷風險發生時,仍能維持核心運作、保障病患安全。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參考資料:

1.          Friend, C. (2025, May). Exercising to develop a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WADEM Congress 2025, Tokyo, Japan.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Health service continuity planning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 guidance document. Geneva: WHO Press.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37830

3.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18). Continuity Guidance Circular (CGC). 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https://www.fema.gov/emergency-managers/national-preparedness/continuity

4.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n.d.). Healthcare COOP and Recovery Planning. https://aspr.hhs.gov/HealthCareReadiness/guidance/Documents/hc-coop2-recovery.pdf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