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 SHELL 模型應用於醫院演習評估:打造系統性又全面的檢核工具
在災害還沒發生前,演習就是最重要的預防工具。而演習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表演演得多好」,而是在過程中發現漏洞、修正錯誤,強化整體災害應變能力。
但目前台灣許多醫院的災害演習的評估常見有兩種狀況:
- 沒有評估表單,完全仰賴評核人員自己判斷:即使評核人員經驗豐富,也可能因缺乏系統架構,而導致觀察角度不夠全面。
- 有設計評估表單,但內容不夠全面:例如只觀察「演習動作有無完成」,卻忽略了軟體(如應變計畫)、環境(如空間動線)等面向的整體互動與限制。
此時,SHELL 模型可作為一套理想的評估架構工具。
這個模型由四個元素構成:
- S:Software(軟體):標準作業流程、應變計畫、政策規範、訓練內容
- H:Hardware(硬體):設備、建築、工具、資訊系統
- E:Environment(環境):物理環境、空間動線、光線、溫度、噪音、文化
- L:Liveware(其他人員):如支援單位、上下級、跨部門合作對象
此模型的核心在於:分析「主要人員(Liveware)」與上述四個元素的互動界面,是否存在互動不良(mismatch)。
這些互動面包括:
- L–S(人與軟體)
- L–H(人與硬體)
- L–E(人與環境)
- L–L(人與其他人)
只要任一界面出現協作障礙、理解錯誤或操作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應變延誤甚至失敗。
實務上,演習——尤其是實兵演習——正是觀察「應變人員(L)」如何在特定環境(E)中,運用硬體(H)、執行軟體流程(S),並與他人(L)協作的整體過程。SHELL
模型提供了完整的視角,幫助我們從這些互動關係出發,系統性發現錯誤與潛在風險。
因此,將 SHELL 模型應用於演習評估,不僅可以強化「以人為核心」的應變觀點,也能提供明確、具架構性的檢核標準,幫助醫院更有效落實災害前的準備與風險辨識。
🔍 如何設計一份以 SHELL 為基礎的演習評估表?
我們可以根據下列四個介面,設計簡單但關鍵的評估問題,讓評估人員(或演習後回饋與討論)進行紀錄:
1️. L–S(人–軟體):流程、文件、計畫是否有用?
- 參與者是否能理解並使用應變計畫(如 SOP、流程圖、清單)?
- 是否有應變流程設計不合理,或與現場實際狀況不符?
- 是否在演習過程中出現「雖有計畫但無法落實」的情況?
📝 例如:
「大夜班護理師未即時使用通報程序。」
2️. L–H(人–硬體):設備、工具是否易用?
- 參與者是否能快速且正確操作相關設備?
- 是否出現設備故障、位置錯誤、數量不足等問題?
- 是否需要額外訓練或標示?
📝 例如:
「院內值班人員不知道如何操作充氣式除汙帳篷。」
3️. L–E(人–環境):空間與環境是否妨礙應變?
- 動線是否順暢?是否有阻礙物?
- 空間規劃是否支持應變行動(如疏散、指揮、傷患分類)?
- 光線、聲音、溫度是否對行動造成影響?
📝 例如:
「火警警鈴聲與排煙設備的聲音,導致應變人員無法清楚聽見無線電訊息。」
4️. L–L(人–人):溝通與協作是否順暢?
- 各單位間是否知道彼此角色與任務?
- 是否出現誤解、溝通延遲、責任模糊?
- 與外部單位(如消防、警消、廠商)協作是否順利?
📝 例如:
「消防隊到達現場時,找不到對應的人員進行災情交接,延誤資訊傳遞。」
✅ 優點:用 SHELL 設計的評估表,有哪些好處?
- 全面:四個互動介面涵蓋硬體、軟體、環境、人員與團隊
- 易用:可標準化成表單,讓非專業評估員也能執行
- 聚焦問題本質:不是只記錄「有沒有做」,而是分析「為什麼做不好」
- 可追蹤改善:每個 mismatch 都可對應改善措施,並且可在下一次的演習中再評估是否得到改善
❗ 可能的限制與挑戰:
- 評估者的專業度:
雖然 SHELL 模型可標準化,但評估者若缺乏對醫院災害應變流程的基本了解,仍可能難以深入分析問題本質。
- 資料收集的完整性:
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高度依賴於演習過程中觀察與記錄的詳實程度。
- 問題的複雜性:
有些問題可能涉及多個 SHELL 介面的交互作用,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出根本原因。
📌 結語:讓演習不只是「演」而是「發現」
演習的真正價值,不在於過程無瑕,而是能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調整流程、強化系統。而
SHELL 模型,就是讓我們在災害來臨前,就能系統性找出互動不良的風險介面,並將其轉化為改進行動的利器。
下一次演習,不妨試著從 SHELL 的四個介面下手,重新設計演習評估表單,你會驚訝地發現:問題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過去沒有用對的角度去看它。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參考資料:
1.
Kim,
Y. M., Lee, Y. H., & Choi, J. Y. (2023). Analysis of fire evacuation
response in a hospital setting using the SHEL model: A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Korean Journal of Aero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33(2),
49–56. https://doi.org/10.46246/KJAsEM.230019
2.
鄭永安(2014)。人為因素與飛航安全。《科學發展》,495,20–24。
3.
Antunes,
P., Bandeira, R., Carriço, L., Zurita, G., Baloian, N., Vogt, R. (2008). Risk
Assessment in Healthcare Collaborative Settings: A Case Study Using SHELL. In:
Briggs, R.O., Antunes, P., de Vreede, GJ., Read, A.S. (eds) Groupwar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Use. CRIWG 2008.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5411.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https://doi.org/10.1007/978-3-540-92831-7_6
4.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Safety Management Manual Third Edition. (https://www.icao.int/SAM/Documents/RST-SMSSSP-13/SMM_3rd_Ed_Advance.pdf)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