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在災害時比較少討論、但是卻關乎醫院安全的問題,是醫院內的危害物質與廢棄物。醫院在日常運作中,會產生各種廢棄物,有些醫院還會產生感染性、輻射性、或是具有化學毒性的廢棄物。平時這些廢棄物都有一定的處理流程,包括收集、儲存、運離醫院,但是當醫院發生災害或緊急事件時,醫院的廢棄物處理可能會面臨幾個狀況:
狀況1.總量增加,例如處院內或院外大量傷患時,產生的廢棄物會增加;地震或颱風後,會產生被災害損壞的物品
狀況2.具有特殊危害的廢棄物增加,例如生物病原體災害時會增加感染性廢棄物、化學災害時會增加毒化物質的廢棄物
狀況3.外包廢棄物的處理廠商,因為需要處理的廢棄物增加,而導致處理單一醫院的量能下降,或因為災害導致的道路中斷等問題無法到院,使得存放於醫院的廢棄物堆積
不論是哪種狀況,都會導致在醫院中的廢棄物增加,進而引起的問題,包括蚊蟲或鼠類孳生、化學物質污染、疾病的傳染、甚至人員受到輻射或化學傷害。因此,醫院需要在災害前就先了解自己的狀況,並針對脆弱處進行減災與整備規劃,例如緊急應變計畫中要規劃緊急狀態下的廢棄物處理,包括禁制未授權之人員接觸特定的廢棄物,以及臨時增加的廢棄物儲存場所與方式。
在考慮這個議題時,醫院方面可藉由以下幾個問題來自我評估:
- 院內可能會產生何種危害物質與廢棄物?
- 這些危害物質與廢棄物會存放在哪裡?
- 平時處理這些危害物質與廢棄物的方式是什麼?
- 平時這些危害物質與廢棄物維安方式是什麼?
- 危害物質的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規?
- 災害時危害物質與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如何變動/配合?例如廠商無法到院時
- 疏散時危害物質與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在這次的新冠疫災中,很多醫院的感染性廢棄物增加了許多,各醫院可以分析處理過程中的利弊得失,作為未來其他災害應變中關於廢棄物處理的參考。
參考資料:
1. Tangredi, E., J.C.R. Staff, and J.C.R. In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hazards Approach. 2016: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2. Hospitals Emergency Management (EM) -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https://store.jcrinc.com/assets/1/7/cc_hap_em.pdf)
3. Muller, R.J.,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 Bible for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rs. 2017: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