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平時的病患照護中,需要知道病患是誰、在哪裡,才能找到病患,並且避免病患辨識錯誤,當災害發生時,由於病患、人力、空間的變動,更需要病患辨識與追蹤(patient tracking)這兩項功能,才能知道病患的位置,持續提供照護。
當有大量傷病患湧入醫院時,病患可能移動至其他空間、在不同區域間快速的移動、或是在替代照護場所中,這些與平常病患照護的不同,會需要有一套系統能夠掌握病患的移動、知道病患的位置、讓照護提供者可以找得到病患。以急診的大量傷患事件為例,湧入的大量傷患可能被放置在醫院大廳,而醫院大廳通常沒有床位標示,如果沒有病患辨識與追蹤系統,醫護人員找尋病患就會非常不便,甚至增加病患辨識錯誤的風險,例如打錯針或送錯病患。
醫院發生災害時,有時會需要疏散病患,例如病房發生火災,要將病患疏散到另一個防火區劃,病患會離開原有的病室,而失去用病室來找尋病患這一較簡單找到病患的方法,這種情況下,也需要有病患追蹤的機制,讓病患在臨時安置的區域中,或是轉床住院後,仍然能夠被找到,才能繼續接受照護。
住院或急診的病患通常都會配戴醫院的手圈,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正確的辨識病患,將標示掛在病床或輪椅上,也是為了能夠方便找到病患。然而,並非醫院中每位病患都有手圈或標示,例如門診的病患、來洗腎或做復健的病患,這些病患可能人數眾多但未必容易快速辨識,當災害發生後,追蹤這些病患會是應變上的挑戰,例如門診病患被疏散後,要持續看診和領藥,就需要病患辨識與追蹤的機制。
除了提供病患照護上的需求,災害發生後,當家屬來醫院查找病患時,也會需要這項功能。因此,醫院在進行緊急應變管理時,需要規劃緊急狀況下病患辨識與追蹤的方式,並且在緊急應變計畫中說明,讓醫院員工知道該怎麼進行。病患追蹤的工具,可以利用醫院的電子資訊系統,並且在災害時加註重要的資訊,此外,也有一些表單可以用來追蹤病患,例如HICS表格 254、260。
在處理身分不明的病患時,醫院的程序通常是將這些病患註記為『無名氏』或『不詳男/女』,再加上編號,然而,在災害發生或是病患數量很多時,容易發生病患混淆的情形,此外,這樣的註記也無法提供家屬尋找病患,以及無法連結醫院以外的資料。因應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在病患的資料上加註病患的特徵、病患被發現的地點、病患的穿著…等,也可以用照相的方式來協助辨識與追蹤。
災害發生後,可能因為傷患眾多,而出現家庭成員被送往不同地點安置的狀況,像是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小孩可能是在學校或是安親班,於災後送醫或是安置時,可能無法立即與家屬重聚(reunification);或是像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中,家庭成員被送到不同的醫院救治。在醫院的緊急應變計畫中,也需要先規劃如何協助家庭重聚,特別是說話與表達還不清楚的兒童,或是重症的病患。
病患的辨識與追蹤,是對於醫院提供病患照護的重要工作,不論是院外送來的大量傷患,或是院內發生的災害,都需要藉由這個工作,才能找到病患、正確的給予病患照護。
參考資料:
1. Tangredi, E., J.C.R. Staff, and J.C.R. In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hazards Approach. 2016: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2. El Sayed M, Chami AF, Hitti E. Developing a Hospital Disaster Preparedness Plan for Mass Casualty Incident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owntown Beirut Bombing.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 2018 Jun;12(3):379-385. doi: 10.1017/dmp.2017.83. Epub 2017 Sep 20. PMID: 28929984.
3. Frangos SG, Bukur M, Berry C, Tandon M, Krowsoski L, Bernstein M, DiMaggio C, Gulati R, Klein MJ. A multiple casualty incident clinical tracking form for civilian hospitals. Am J Disaster Med. 2020 Winter;15(1):43-48. doi: 10.5055/ajdm.2020.0354. PMID: 32804385.
5. Blake N, Stevenson K. Reunification: keeping families together in crisis. J Trauma. 2009 Aug;67(2 Suppl):S147-51. doi: 10.1097/TA.0b013e3181af0c13. PMID: 19667849.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