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災害應變六大關鍵區塊 - 病患照護 (Caring for Patients)


對於醫療院所而言,病患照護是機構的主要任務之一,然而,災害或緊急事件的發生,除了對病患的安全直接造成危害外,可能會導致資源的可用性改變,進而衝擊到病患的照護:
1. 空間的改變:在醫院的災害中,病患可能會因為災害的應變,更動其原有使用的空間,但是這些新的空間可能會影響到病患照護的提供。有些空間可能原本就是用來提供病患照護,但是要考慮不同屬性的病患在這些空間中的照護是否能夠與原有的空間相同,例如加護病房發生火災時,將病患疏散到急診繼續治療。有些空間則非照護病患使用,在規劃時需要考慮在這些空間中能否提供適當的照護,例如大量傷患事件時,將病患放置在醫院大廳治療;或是COVID-19時,將確診者放置在醫院外的帳篷內。
2. 人力的改變:有些災害會導致需要處理的病患數量增加,例如大量傷患事件,或是需要負責的工作增加,例如化學災害事件需要有人進行除污、火災時員工需要進行滅火或疏散;而有些災害則可能導致醫院的人力減少,例如颱風天道路中斷,使得員工無法到院,或是傳染病導致大量員工感染或被隔離而無法工作。這些人力的改變,可能會增加病患照護的工作負擔,或是導致有些照護的工作無法及時進行。
3. 設施的改變:水、電、氧氣、空調、網路等設施,是在醫院中照護病患不可或缺的設施,這些設施的中斷,會直接衝擊到病患的照護,例如網路中斷時病歷資料無法調閱、醫院停水時會影響到衛浴設備的使用、氧氣中斷時無法提供氧氣給病患使用。
不論何種的災害,都有可能產生以上這三種資源的改變,進而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因此,醫院需要規劃相關的應變措施,來維持一定程度的病患照護,這些應變措施,可能是事先的儲備相關物資,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相關的應變計劃,清楚訂定病患照護上的調整,規劃在什麼狀況下需要啟動應變計畫,以及當災情惡化時,該如何調度資源投入應變。
每個病患的照護都不盡相同,當災害發生時,病患照護項目的『可中斷性』也不相同,有些可以先暫停,等狀況穩定時再來進行,例如中風病患的復健,但是有些照護項目可能中斷幾分鐘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例如使用呼吸器的病患,一旦氧氣中斷,可能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會死亡。這些照護項目在每個臨床單位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單位,每個病患也都不同,例如同樣都是開刀房的病患,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病患,其照護就不相同。因此,在進行緊急應變管理時,需要先確認哪些是關鍵的照護工作,這些關鍵的照護工作在災害時、資源的可用性改變下,所需要維持的優先順序,由此為出發去規劃緊急應變的相關工作。舉例來說,加護病房的病患進行疏散後,其集結地點的選擇,需要優先考量有氧氣、電力供應的空間,但是門診的病患卻較不需要這些考量。
除了醫療上的照護之外,病患還有其他的需求。病患與陪病者都有上廁所的需求,如果醫院因為停水或管線問題導致廁所無法使用,可能會影響病患的照護。住院的病患還有洗澡的需求,在規劃時也要一併考慮,例如地震後病房損壞無法繼續使用,而將病患移至走廊安置,就會遇到無法上廁所和洗澡的問題。此外,還要考慮病患心理上的健康需求,應變上需要考慮適時的提供心理諮商與支持,以及心理衛生人員的介入。此外,災害中也可能產生死者,對於死者的照護也是應變上需要先規劃好的,特別是當災害可能產生大量病患死亡的時候,原有的往生室、太平間的容額無法應付時,更要先規劃好如何安置這些遺體。
病患照護的提供,在災害發生時對醫院是重要的工作,但也是災害應變的一大挑戰,醫院需要從不同面向來評估照護提供的量能,以及做好災前的減災與整備工作,才能夠即使在災害發生時,也能維持關鍵的照護工作。
參考資料:
1. Tangredi, E., J.C.R. Staff, and J.C.R. In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An All-hazards Approach. 2016: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2. 2. Muller, R.J.,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 Bible for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rs. 2017: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