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緊急應變小組的出發點是社區(Community),而社區通常是指地理位置相近的集合,不限於行政區上的限制,以功能、生活相關的區域為主體,其中包含政府單位、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宗教團體、學校、醫療機構、個人、家庭……等等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單位。社區緊急應變小組的規劃,也應該建立在以社區為單位的基礎之上,從著重於個人準備再擴大影響至社區層面。
不同的社區,其地理位置、居民組成、氣候水文等條件也不盡相同,因此,CERT需要與當地緊急事件管理人員合作,先識別社區所面臨的獨特危害(Hazards)和脆弱度(Vulnerabilities),包含常見的災害、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危害、近期或歷史上的災害、服務中斷造成的危害......等等,再進行『風險評估』,藉由分析災害可能的發生概率和造成衝擊的程度,來評估各危害與脆弱度的風險。此外,還需要與社區中的個人和組織建立信任關係,組織CERT籌備活動,並藉此拉近雙方資源的落差,最後收集回饋意見用以計劃下一場活動。
CERT的組織,固然是為了增強了社區中災難應變的量能,然而,如果當災難來臨時,社區中每個人都能憑藉自身的力量、參與災難的應變、加速社區的復原,這樣的社區才能朝向韌性社區的方向前進。
要能對災難有快速、完善的應變,社會中各個不同層面的整備都相當重要,國內自從1999年921集集地震後,各個領域都有相當多專業的投入與發展,近年來防災士的培訓也如火如荼地進行。透過美國CERT系統的介紹與回顧,讓我們可以再次審視目前社區災難應變的發展與可能的弱點,同時也評估各種專業資源如何介入與協助,以使社區災難應變的韌性得以再加強。此外,國內目前針對不同階層的應變,包括社區、專業團隊、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等,缺乏有效的聯繫與偕同運作機制,平時也鮮少共同演練,容易備多力分,這一點,也是未來在進行相關教育訓練與演習,必須逐步釐清與改進的部分。
作者: 台大醫院 王良惟、何奕儒、盧冠廷、林鍵皓、鄭銘泰、周維國醫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