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進行疏散與就地避難的考量Decision of Hospital Evacuation and Shelter In Place

 


當有危害發生時,醫院可能需要考慮選擇疏散或是就地避難,但是該選擇哪一個方式,對於應變人員來說,可能是很困難的決定:不疏散,擔心錯過疏散的黃金時間,進行疏散,又擔心疏散增加傷亡。這時候可以從以下兩種狀況來進行分析。


第一種狀況是,危害已經發生了,但是還沒到達醫院,或是對醫院和附近的社區還沒有衝擊,例如強烈颱風已經生成,但是尚未登陸,或是有戰爭爆發,但是還沒有波及到醫院所在的地點。在這種狀況中,如果選擇疏散,要考慮是部分或全面疏散,以及哪類病患優先疏散;如果選擇就地避難,也需要定期持續對醫院內外狀況進行評估。可以參考以下的三大類因素,來協助醫院判斷,同時也要把這些因素在預估時可能的變動考慮在內:

因素1. 危害本身的特性:
1-1.預計到達的時間:例如預估醫院進入颱風的暴風圈的時間點。
1-2.危害的強度:強度與醫院可能產生的災損程度有關。例如醫院物資補給的中斷,會衝擊到地避難時的病患照護。
1-3.危害衝擊的範圍:危害可能影響的地理區域範圍,以及這個範圍中是否有其他較脆弱的醫療照護機構。如果影響的範圍較大,則該範圍中的其他醫療照護機構有可能會競爭救援相關的資源,例如民營救護車或是救生船艇。
1-4.危害影響的時間長短:預估該危害會持續多久,以及這個預估的變動程度。持續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就地避難時所需的資源多寡。

因素2. 危害可能衝擊的關鍵資源:
2-1.水資源:包括自來水以及備用的水源供給。超過一定時間無水可用,可能就需要進行疏散。
2-2.冷暖氣:危害是否會危及醫院的冷暖氣供應、導致院內過冷或過熱,以及是否有備用的設施可以控制院內溫度。
2-3.電力:電力是否有可能被該危害影響;只有醫院本身或是整個社區的電力都被影響;醫院內是否有備用發電機、可以維持多久的電力供應、危害是否可能影響到發電機的油料補充;是否能關閉醫院內部分空間的電力以節省用電。當無電可用時,會衝擊到就地避難時急重症病患的照護,也會衝擊到疏散的過程,例如無法使用電梯。
2-4.醫院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建物是否有明顯可見的不安全;如果屋頂有水塔,則水塔是否完整,如果屋頂水塔傾倒,可能導致院內淹水;是否需要工程人員確認建物的安全,對於未受過訓練的員工而言,有些結構問題並不容易發現。

因素3. 危害可能衝擊的附近環境或社區:
3-1.道路狀況:前往疏散後集結點或接收醫院的道路是否中斷或關閉,例如淹水導致車輛無法通行;員工是否無法進出醫院,則會影響院內員工的輪替。
3-2.社區/醫院的安全性:醫院附近是否發生動亂,或是執法/維安單位因疏散或其他工作的增加導致人力短缺;醫院是否能增加內部保全量能。如果醫院內部的安全性無法維持,就要考慮進行疏散。
3-3.疏散狀態:附近是否有醫療或照護設施已經進行疏散,如果有,可能導致疏散用交通工具的競爭、需要接受他院疏散來的病患、或是病患需要疏散到更遠的場所或醫院。
3-4.社區疏散命令:醫院所在地區政府機構是否發布該區域疏散的命令。
3-5.當地救災單位的量能:當地救災單位是否因為進行疏散或其他工作的增加導致人力不足。


第二種狀況則是危害己經對醫院或所在的社區造成衝擊了,有可能是第一種狀況中的危害進入醫院所在地區,例如醫院所在地進入暴風圈內,或是突然發生、無預警的危害,例如地震、停電、氧氣中斷、遭受戰火攻擊。
在這種狀況中,一樣需要考慮上述的三類因素,在綜合判斷各因素後,會出現以下三種情形:
A. 對醫院的病患與員工安全沒有威脅,例如輕微災損的地震,或是影響不大的颱風。這種狀況下,通常都是選擇醫院在原地持續運作,不會進行疏散。
B. 對醫院的病患與員工安全有立即的威脅,例如大地震後或是遭受戰火攻擊變的不安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進行立即的疏散。
C. 醫院的病患與員工安全有潛在的威脅,或是該威脅可能變嚴重,例如颱風已經登陸,但未來有可能風雨會加大、道路或電力會中斷、醫院會淹水。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持續、定期的反覆收集資訊進行評估與分析,來決定是否進行局部或全面疏散,包括考慮在安全或資源充足時,先疏散那些較易因疏散導致傷亡的病患,而留下那些疏散風險較小的病患,來讓醫院考慮是否還需要進行後續的疏散,或是選擇就地避難。
在第一種狀況下,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會如何變化,例如戰爭爆發後、戰事還沒波及時,進行預警的疏散或許能避免人員傷亡,但是卻影響醫院運作,而選擇就地避難則面臨未來可能被攻擊或是需要疏散時缺乏資源、危險增加的狀況。而在第二種狀況下,則是要評估已有和未來可能的衝擊,例如醫院已經遭受轟炸,如果已經無法再安全的提供病患照護,則可能需要選擇疏散,但如果損害不大且外部道路皆已中斷,則可能要考慮就地避難。不論是哪種狀況下,疏散或是就地避難,都會有其優點與潛在的風險,醫院需要多方且持續的收集資訊並加以分析,來作出對其最有利的選擇。
參考資料:
1. Zane R, Biddinger P, Hassol A, Rich T, Gerber J, DeAngelis J. Hospital evacuation decision guide. (Prepared under Contract No. 290-20-0600-011.) AHRQ Publication No. 10-0009. Rockville, MD: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May 2010.
2. Hospital Shelter In Place Planning Checklist, California Hospital Association (https://www.calhospitalprepare.org/....../shelter......)
3. Dosa D, Hyer K, Thomas K, et al. To evacuate or shelter in plac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al hurricane evacuation policies o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J Am Med Dir Assoc. 2012;13(2):190.e1-190.e1907. doi:10.1016/j.jamda.2011.07.011
4. Hospital Shelter-In-Place Plan Checklist (https://www.mass.gov/....../emergency-shelter....../download)
5. Shimada Y, Nomura S, Ozaki A, et al. Balancing the risk of the evacuation and sheltering-in-place options: a survival study following Japan's 2011 Fukushima nuclear incident. BMJ Open. 2018;8(7):e021482. Published 2018 Jul 28. doi:10.1136/bmjopen-2018-021482
6. McGinty MD, Burke TA, Resnick B, Barnett DJ, Smith KC, Rutkow L. Decision Processes and Determinants of Hospital Evacuation and Shelter-in-Place During Hurricane Sandy. 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 2017;23(1):29-36. doi:10.1097/PHH.0000000000000404
7. Ricci KA, Griffin AR, Heslin KC, Kranke D, Dobalian A. Evacuate or Shelter-in-place? The Role of Corporate Memory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Hospital-evacuation Decision Making. Prehosp Disaster Med. 2015;30(3):233-238. doi:10.1017/S1049023X15000229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