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es of Medical Care

 


2023年5月的台北區DMAT課程中,有幸聽到美國軍方教官的演講,其中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念,小編想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戰爭期間的醫療支援,可以依照提供醫療處置量能的大小,由小到大分成Role 1、Role 2、Role 3。在Role 1中,通常是提供一些急救處置,到了Role 2,則可以接收從Role 1轉送而來的傷患,提供更多的治療量能,但通常無法進行手術,而到了Role 3,則可以進行後確切的治療,包括內科與外科的處置。
這樣的階層化的制度中,較高層級的Role中包含較低層級的處置量能,例如Role 2可以提供的量能就包含了Role 1可以做的。美國的教官提到,過去通常的想法,是將傷患先送到Role 1,再依需求逐步後送,是一種線性的想法。然而,現實的狀況下,Role 1到Role 3,可能不是線性的分佈,例如傷患受傷的地點可能是被包圍在Role 1到Role 3之間,在安排傷患後送時,如果還是按照『從Role 1到Role 3後送』的概念,那傷患可能會接收更長的送醫路徑,或是無法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因此,要考慮按照現場以及傷患的狀況,來決定後送的選擇,可能直接送往Role 2或Role 3。
在災害應變中,可能存在像是『從Role 1到Role 3』這樣的線性思維,然而,災害應變也應該考量現實的狀況可能並非像當初規劃的那樣,而需要配合現實狀況做調整。應用在DMAT上,需要考量每個醫療站的量能、當地醫院的運作狀態、以及災害地點與醫療站和醫院之間的距離。當災害地點不只一個時,這樣的選擇與協調就會變得更加重要。正如同艾森豪曾說過的『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事前的規劃可能趕不上事件的發展,但是在規劃的過程中,從收集到資訊的更新,再從『面』的角度來看事件的應變與資源的配置,更能讓災害中有限的資源充分的發揮。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