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試想以下這兩個情境:
情境A. 在醫院急診裡,一陣爭吵聲後突然有人連開數槍,一名醫院員工中槍後已無生命徵象,一名急診病患胸腔中槍後呼吸困難,另外兩位陪病者肢體受到槍傷。急診一處病床的床頭也被子彈擊中,疑似出現氧氣外洩。槍手在開槍後隨即離開現場,不知前往院內何處。
情境B. 在醫院的門診候診區中,突然有一名男子抽出身上預藏的西瓜刀,開始隨機攻擊正在候診的病患與家屬,現場有三人倒臥血泊中,生死不明,醫院保全接到通知後趕到現場,也被攻擊而受傷。歹徒行兇後持刀向其他的門診區走去,狀似要繼續進行攻擊。
雖然在台灣的醫院中目前尚未發生無差別攻擊事件,但是已經有發生在醫院中的槍擊事件,在社會中也發生過持刀無差別傷人事件,未來會不會像美國一樣發生醫院中的槍擊事件也很難說;此外,台灣的醫院緊急應變計畫中,雖然絕大多數都有規劃暴力事件發生時的應變方式,但現行的計畫對於持槍或持刀的攻擊事件可能無法完全應付,例如很少有計畫寫到暴力事件時的疏散方式或是掌握歹徒的行蹤,應變計畫中通常以醫護人員或是醫院保全來作為第一線的應變人員,但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可能導致應變人員的傷亡。有鑑於此,我們根據HICS(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中的Incident Planning Guide與Incident Response Guide,整理出4大重點,提供給大家思考與規劃在這樣的狀況下,要如何調整應變的方式。
重點1.:院內訊息收集與傳遞方面
在這樣的攻擊事件中,掌握歹徒的相關資訊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歹徒所在的位置。因此,當發生此類事件時,醫院應有對應的措施,透過通報或是監控畫面,快速掌握歹徒相關的資訊。此外,就如同火災或其他需要應變的事件一樣,醫院需要規劃如何在不引起恐慌的情況下通知員工事件的發生,或是預設院內的廣播代號;此外,還需要有能夠讓員工知道事件相關重要訊息的方式,並且能夠根據事件處理狀況而更新。除了員工外,還需要通知歹徒所在地附近的病患或訪客有危險發生、需要盡量避開該區域,以減少可能受害的人數。
重點2.:現場應變方面
為了要減少可能受到歹徒傷害的人數,醫院需快速疏散歹徒所在位置附近區域的病患與家屬,對於無法步行的病患則需要規劃如何就地避難。指揮中心需要與事件現場建立適當的通訊方式,以進行訊息的交換。在事件應變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管制或封鎖醫院進出,對於員工或志工則需要有辨識身份的方式。在事件結束後,事件現場也需要進行封鎖與管制,以作為之後的犯罪調查。
重點3.:持續運作部分
事件發生時,受影響的區域在處理過程中會因為避難而暫停運作,而在事件應變後,也可能會因為場地被封鎖而無法使用,這兩種狀況下,醫院都應該規劃該區域原有的功能持續運作的方式,或是使用替代醫療場所繼續運作,例如在情境A中要考慮急診還有哪些區域可以使用、無法使用的區域要改到何處運作,而在情境B中,該門診區域可能會暫停看診,候診區也需要封鎖,這時要考慮該診區的病患要移動到其他診區繼續看診,或是考慮在醫院的大廳開設臨時門診。當應變時間較長,或動員人力較多時,醫院也需要評估院內哪些工作或活動需要延後或暫停,以減少危險的暴露與集中能應變的人力。此外,如果是槍擊事件,還需要考慮流彈可能導致的設施設備損壞,例如水、電、醫療氣體,而進行相關的檢查。
重點4.:與執法單位合作方面
在這類的事件中,執法單位是重要的應變單位,醫院需要與之共同應變,提供執法單位相關協助,包括院內相關區域的門禁卡或鑰匙,以及關於歹徒外觀、武器、所在地的更新資訊。院方也需要建立與執法單位聯絡的窗口,並且規劃相關設備提供執法單位尋找歹徒、管制醫院進出,例如院內的監控錄像。
雖然此類事件尚未在台灣發生,但可以先根據上述的這兩個情境進行桌上模擬演習,討論看看目前醫院中有哪些應變資源與措施,哪些是未來需要考慮增加或調整的,以減少這類事件對於醫院的衝擊。
作者:台大醫院周維國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