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書》中有個小故事:丞相丙吉有次外出,遇到有人鬥毆,路邊甚至躺著死傷的人,然而,丙吉卻不聞不問,驅車而過。屬下感到不解,但隨後丙吉見一頭牛喘氣,卻停下來仔細查看。當屬下問他為何關心牛而不理人時,丙吉回答道,鬥毆自有相關部門處理,他的工作中只要適時考察其政績,而牛喘氣可能反映氣候異常,進而影響農事,這才是他的職責所在。
醫院事件指揮系統(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HICS)將應變團隊的各部門與小組進行明確分工,分層管理。每個組別、部門都有各自的主管,就像故事中處理鬥毆的部門和丞相的職責一樣。然而,HICS中的職位通常不同於醫院日常的工作角色,被分配到新職位的人可能對其職責不熟悉,特別是負責領導和管理的主管。因此,掌握以下兩個原則至關重要:
原則1. 對於『已經有人負責的事』,主管的工作是領導和管理
HICS的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任務範圍。當某個小組被啟動時,這表示相關工作已經有人負責,主管的角色應專注於以下方面:
1. 確認哪些小組已經啟動、工作有被執行。
2. 協調資源、解決問題,確保小組運作。
例如,在啟動家屬訪客服務課後,接待家屬的工作已由專責人員處理,執行部部長就不應再親自執行這些任務,而是應該集中精力在管理與協調上。
原則2. 主管需要了解『自己要做的事』和『還沒人負責的事』
在HICS中,主管不僅要明白自己的職責,還需要清楚哪些工作尚未有人負責。當出現需要執行的工作但沒有對應的小組時,主管應:
• 決定是否啟動對應的小組處理該任務。
• 親自處理必要的問題,尤其是在無法指派的情況下。
• 明確自身職責,例如指揮官需負責制定應變目標及行動期間(Operation Period)的安排。
要確保每個小組和主管清楚自己的職責,應在緊急應變計畫中詳細規範,並製作任務卡(Job Action Sheet)協助執行。
論語有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與HICS的核心運作原則不謀而合。主管不僅需要確認哪些功能小組已經啟動,還需授權並信任小組成員,同時清楚自身應該負責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整個應變體系高效運作,妥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參考資料:
1. 漢書.卷七四.丙吉傳
2. 論語.泰伯
3. Jan Glarum, Healthcare Emergency Incident Management Operations Guide. 2017, Butterworth-Heinemann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