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設計中場景的設定(Scenario)

 


同樣的緊急事件或災害,往往發生都是在各種不同的狀況下,例如台灣過去幾次重大的地震,大樓倒塌發生的地點、時間點、天氣都不相同。而為了要在演習中演練這些不同,就必須透過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場景(scenario)的設計。
所謂的場景,簡單來說,就是演習設計者希望參演者在什麼情況與條件之下進行演習中的應變。過去台灣許多的演習,往往都設定同樣的場景,例如醫院的病房火災演習設定在白班,有很多人手可以幫忙與支援,火災的發現都是看到明火,滅火也都會失敗,在看不到火煙蔓延的狀況下,會非常快速的出現許多穿好自衛消防編組背心的員工,以非常快速的速度將病床推出受災單位,這些病患的病情也都不會有變化,也都會有可以收治這些病患的地點。
同樣的場景下反覆練習,固然可以讓人員更熟悉應變,但是也容易導致思維與應變模式的僵化,讓很多人覺得『演習只是演習,與真實應變相差很多』。而當災害的發生與演習的設計不同時,應變人員就會產生『怎麼與演習都不一樣』的想法。因此,在演習設計時,可以去調整場景中的許多元素,來演練各種不同的狀況、條件下如何應變。
演習中場景的設定,有以下幾個元素可以調整,我們也可以將這些元素套用在上述常見的火災演習中,來看看會有怎樣的不同:
1. 日期、時間:不同日期或時間的應變量能不同,我們不一定要特別在該日期或時間舉辦演習,只需要把演習中的日期或時間設定成我們需要的,用這樣的條件來進行。在日期的考量上,可以選擇是平日或是假日,假日還可以再選擇是否為特殊的節日,例如農曆年、連續假期。在時間的考量上,可以選擇日間、夜間、半夜三種不同的時段。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可以設定為連續假日的大夜班。連續假日的設定能使得院內值班人力減少,員工被召回的時間也會拉長。大夜班的設定除了是人力最少的班別外,院內外很多員工也都在睡覺,比較難以辨識災害的發生,也比較難被通訊軟體或簡訊通知。
2. 設備:如果機構中有新增加的設備,可以在場景中加入其存在,讓參演者使用,才能知道對應變的影響。另外,還可以在場景中將關鍵設備設定為不能用或損壞,以讓參演者練習替代的方案,例如地震後醫院檢驗科的設備損壞,導致無法進行化驗。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可以將單位中消防栓設定為在使用時發現水帶破裂、無法正常使用;或是設定大聲公電池沒電。
3. 地點:可以設定某些空間不能使用,例如在疫災演習中,設定院內某幾間負壓病房正在施工、不能收治病患。還可以將災害發生的地點,設定在機構或單位外,例如飛彈擊中醫院對面的政府大樓、隔壁縣市的核電廠發生事故。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可以將原定的疏散通道設定為施工中無法通行,或是將火災發生地點,改成距離病房出口最近的地方,來演習不同狀況下的疏散方式。
4. 天氣:這個設定可以用來促使參演者行動,例如醫院空調故障的演習中,將室外氣溫設定為33度,更能讓參演者有迫切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可以增加演習的困難度,例如地震的演習中,設定室外氣溫為12度且下著大雨,讓參演者思考能否用同樣的方式來應變。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可以設定天氣為大雨天,來演練醫院保全如何在這種天氣下導引消防車輛進人院區中。
5. 人員:在這個元素上,最重要的是反應參演單位真實的人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演習而增加應變量能。此外,可以設定應變人員的減少,例如某些關鍵員工出國開會、無法趕回機構,或是醫院內因為群聚感染,導致1/3員工無法來上班,來演練同一個災害下,人力缺少時的應變方式。也可以設定應變人員的增加,例如回院支援的人員超過召回人數,或是大量志工到場表示想幫忙,來演練人力的管理。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將病房人力設定為原本該時段的員工數量,將其他支援的人員設定在原單位,藉以了解真實狀況下現場人力能做何種應變,以及支援單位多久能夠趕到。或是設定火災應變過程中有員工嗆傷,來演練員工的健康照護。
6. 背景:設定演習設計者希望參演者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之中,例如氧氣中斷演習設定在肝臟移植手術進行到一半的開刀房、疫災演習設定在國內已有大規模境內感染、停電演習發生在滿床的加護病房中。另外,還可以設定關鍵設施的有無,包括水、電、通訊是否能正常使用,例如因為長期沒下雨,機構已被限制用水量;也可以設計地震後導致通訊中斷,來演練應變上的調整。
應用在病房火災演習上:可以設定許多病患都有氧氣需求,來演練如何在疏散的過程與集結的地點中持續供給病患氧氣。
以上這些元素,如果沒有事先設定好,參演者可能會自行腦補或推斷,讓演習偏離當初設計的目的與目標,而失去演習的效果。這些設定也不能憑空產生,而是要根據演習的範疇、目的、目標來訂定。在進行場景設定時,除了要合情合理外,還要注意不能太過簡單或是困難,要在『日常工作』與『世界末日』之間取得平衡。在設定的選擇上,可以從以下幾個地方來切入:
1. 危害脆弱度分析:從這個分析中找到的高風險危害與共通的脆弱度設定場景。例如某養護機構的分析中發現,脆弱度是住民都是臥床、無法行動的,加上大夜班應變人力較少,就可以設定在場景的時間與背景元素中。
2. 持續運作計畫:找出哪些是持續運作中的關鍵資源,用於場景的設定。例如加護病房中的關鍵資源是氧氣,就可以在背景中設定氧氣的中斷,或是設備中設定氧氣鋼瓶不足。
3. 緊急應變計畫:計畫中沒有寫到的部分,就可以用來設定場景。例如疫災應變計畫中沒有寫到負壓病房發生火災時,傳染病的病患如何疏散,就可用於場景的設定中。
在演習設計中,場景的設定是承接了演習的目的與目標,並且能讓之後的各種預設事件發生,因此需要好好規劃這個步驟,才能讓演習發揮其功效。
參考資料:
1. Michael J. Reilly, David Markenson, Health Care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011,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 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Program (https://www.fema.gov/....../national....../exercises/hseep)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