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陷入武裝衝突時,醫院雖然未必是直接攻擊目標,但只要所在的社區受到波及,就極可能發生大量傷患湧入醫院的情況。
此時,醫院除了必須進行大量傷患的醫療應變外,也需同時顧及自身的安全與持續運作。
因此,配合國家的醫療整備規劃,我們在此次臺大醫院的大量傷患演習中,設定了「武裝衝突造成的大量傷患事件」作為情境,作為韌性醫療準備的重要一環。
武裝衝突造成的大量傷患,和過去臺灣常見的地震、交通事故等事件有許多不同之處。本次演習特別針對這些「差異」進行設計,也正是未來醫院應變計畫中需要補強的項目。以下整理出在武裝衝突情境下,醫院在大量傷患事件中可能面臨的八項主要挑戰。
一、空間挑戰:既有應變配置可能不符合武裝衝突時的安全需求
• 戶外分流空間無法使用:有些醫院會將停車場、籃球場等戶外區域規劃為替代醫療空間或家屬集結處,但武裝衝突期間可能因空襲威脅、飛彈殘骸等危害,導致無法安全使用。
• 空間使用競爭:地下室多被指定為防空避難所,若醫院未預先規劃,急診、病房、手術室等單位可能同時都要使用,造成混亂與衝突。
• 高樓層病房不一定安全:平時大量傷患收住院會往樓上送,以減輕急診負荷。然而在武裝衝突情境下,高樓層遭受攻擊的風險增加,住院空間規劃需重新檢視。
二、人力挑戰:常規支援體系受限
• 人員召回困難:武裝衝突可能導致通訊中斷、交通封鎖,使院外人員無法收到召回訊息或無法及時返院。
• 外部支援延遲:消防、警方、軍方等資源可能被分配至更高優先任務,導致院外支援速度不如平時,初期應變必須依靠院內自足。
• 院內人力被分散:即使醫院未受損,現有醫療人力可能被派往協助預警性疏散、避難引導等任務,造成大量傷患醫療應變人力不足。
三、物資與供應挑戰:後勤鏈可能中斷
• 藥材、耗材、血液補給受限:外部運補可能中斷,需重新分配與節用醫材。特別是在大量外科手術的情況下,血品需求不僅來自急診,開刀房所需的量往往更多,使醫院在分配與節用血品時面臨更大壓力。
• 電力不穩定:武裝衝突期間可能發生停電,必須確認所有應變空間都能使用備援電力。
• 高耗電設備受限:MRI 等高耗電設備在啟用緊急發電後可能加速油料消耗,使用需更審慎。
四、資訊挑戰:通訊與指揮體系受干擾
• 外部通訊中斷:若消防或衛生體系遭攻擊而中斷,醫院可能無法接收大量傷患事件的通知,需自主判斷是否啟動應變。
• 內部通訊受阻:武裝衝突期間,手機可能無訊號、醫院 Wi-Fi 或有線網路可能變得緩慢甚至中斷,不僅影響院內通訊與指揮協調,也可能導致醫院資訊系統(HIS)無法使用,使掛號、病歷查詢、醫囑輸入與資源調度等作業更加困難。
• 資訊混亂:武裝衝突期間易出現謠言、錯誤訊息,影響員工判斷並引發恐慌。
• 資訊發布負荷上升:除了醫療訊息,醫院還需發布避難與安全相關資訊。
五、安全挑戰:人員流動與安全控管的兩難
• 人流管制困難:軍人、官員、媒體及家屬可能湧入院區,醫院可能成為臨時避難場所,增加管制難度。
• 醫療暴力與秩序風險:若發生家屬情緒產生的醫療暴力,醫院既有處置機制在大量傷患情境中可能無法運作。
• 敵方滲透或可疑人員威脅:武裝衝突期間,可能出現可疑人員混入院區的風險,醫院需加強辨識與防範;然而現行大量傷患應變計畫通常未包含安檢程序,若需導入臨時安檢措施(如隨身物檢查、身分查驗),將進一步增加現場負擔與流程複雜度。
• 危險物品管制不足:部分傷患可能攜帶槍械、手榴彈等物品,但現行應變程序並未明定如何安全卸除、移轉或由誰負責處理,也未規範危險物品應放置何處保管,對院內員工與其他病患造成額外安全威脅。
六、醫療挑戰:臨床判斷與倫理抉擇
• 事件相關性難辨識:部分非創傷病患如心肌梗塞、急性呼吸窘迫,可能於轟炸後發生,檢傷與分流時難以判定是否為事件相關個案。
• 資源分配兩難:手術間、血液、呼吸器等資源稀缺,如何分配極具倫理爭議。
• 手術需求超量與排序複雜:武裝衝突造成的大量外科傷患可能遠超過醫院平時的手術量能,使得所有必要手術無法一次完成,需改以其他方式縮短手術時間,例如Damage Control Surgery。此外,因涉及多個外科專科同時進行手術,必須由單一協調者統籌手術排序與手術間分配,否則容易出現多頭馬車、流程混亂,進一步增加團隊壓力。
• 跨科協作負擔大:武裝衝突造成的傷患類型往往跨多部位、多專科,且數量龐大,需多個外科甚至是與內科團隊同時介入。但在如此高負荷的情況下,醫院平時使用的照會機制可能無法即時或有效運作,導致協調難度大增,進而影響臨床處置效率。
• 轉院困難:其他醫院可能受損或功能喪失,無法接收傷病患;轉運途中亦可能遭受攻擊,使後送決策更加艱難。
七、社會挑戰:公共溝通與輿情壓力
• 政府與軍方協調需求增加:可能要求優先收治特定人員,與常規檢傷排序原則不同。
• 隔離與安保需求:重要政治人物或軍官可能需特殊區域治療,衍生空間與安全控管問題。
八、應變解除挑戰:難以評估歸建、可能需長時間維持運作
• 難以判定何時可以解除應變:在武裝衝突期間,外界可能無法提供「現場已無新傷患」的明確訊息,加上部分民眾可能因交通受阻或恐慌自行前往醫院,使傷患流量變得不規則且不可預測,醫院難以判斷何時能正式歸建。
• 長時間應變造成的人力壓力:傳統的大量傷患應變規劃多以「短時間大量湧入」為假設,通常著重在前數小時的快速應對;然而武裝衝突中的傷患可能呈現多波次、長時間到院的特性,迫使醫院持續維持應變狀態。這不僅超出原本規劃範圍,也使排班、休息與替班等人力運作機制面臨極大壓力。
結語:從演習中看見韌性
大量傷患應變不僅是醫療處置的演練,更是對組織協調、資源管理與風險溝通的全面壓力測試。在武裝衝突情境下,醫院不只要思考「如何救人」,還必須同時面對「如何維持安全與運作」的課題,使應變變得更加複雜。
本次演習即便情境複雜、狀況陌生,我們仍以「無腳本」方式進行。參演單位事前不知道會出現何種災情,也沒有任何台詞或劇本,只能依據現場狀況即時判斷、協調、決策。各參演單位透過應變計畫的實際運用、教育訓練成果的展現,以及跨單位間的協調合作,我們順利完成這次演習,同時也發現了許多需要進一步補強與規劃的面向。
這正是演習最大的價值──在真正的問題發生前,看見問題並提前思考解方。
即使尚無法立即解決,也能讓整個應變體系開始動起來,使醫院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更加堅韌、更加有準備。
作者:周維國(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每家醫院或機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需要針對各自的特性進行規劃,如果您有客製化課程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絡:https://forms.gle/DkHbXXf3ABDJS8659
參考資料:
1.
Al-Hajj,
S., Abou-El-Hassan, H., Khalil, L., Kaafarani, H. M. A., & El Sayed, M.
(2020). Hospital disaster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HDEP) in Lebanon: 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51, Article 101889. https://doi.org/10.1016/j.ijdrr.2020.101889
2.
Chauhan,
V., Secor-Jones, S., Paladino, L., Sardesai, I., Ratnayake, A., Stawicki, S.
P., Papadimos, T. J., O'Keefe, K., & Galwankar, S. C. (2022). Emergency
Departments: Preparing for a New War. Journal of Emergencies, Trauma, and
Shock, 15(4), 157–161. https://doi.org/10.4103/jets.jets_143_22
3.
Engel,
A., Soudack, M., Ofer, A., Nitecki, S. S., Ghersin, E., Fischer, D., &
Gaitini, D. E. (2009). Coping With War Mass Casualties in a Hospital Under
Fire: The Radiology Experience.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3(5),
1212–1221. https://doi.org/10.2214/AJR.09.2375
4.
Jaffe,
E., Wacht, O., Davidovitch, N., Strugo, R., Blustein, O., Rosenblat, I., Bin,
E., & Shapira, S. (2024). Managing a Mega Mass Casualty Event by a Civili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Agency: Lessons From the First Day of the 2023
Hamas-Israel W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69,
Article 1606907. https://doi.org/10.3389/ijph.2024.1606907
5.
Suda,
A. J., Franke, A., Hertwig, M., & Gooßen, K. (2025). Management of mass
casualty inci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 51, Article 5. https://doi.org/10.1007/s00068-024-02727-0
6. Zarei, V. (2016). Emergency preparedness of hospitals in Tehran and its relation with crisis management mea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 Health Sciences, 5(9S), 471-478.


0 留言